sp;撤军次日,宇文化及获悉,其先遣之中路兵马所部,就随之进逼到了清淇城外。昨天开始的攻城,万余兵马轮番猛攻,箭矢如雨,城墙上石屑飞溅,攻了一日,无有寸进。今天继续围攻,天不亮就发起了攻势,打到现在,午后时分,却如昨日,宇文化及部仍是无有寸功。
去年,一座清河城,面对李善道数万兵马的围攻,杨善会硬是能够顽强坚守大半个月!照眼下宇文化及部这两日的攻城进展观之,只怕这座清淇城,即便只靠留守兵马,不说撤到数十里外汲县城中的李善道部主力的呼应、支援,杨善会凭其一己之力,复刻清河之守也非不能。
话到此处,须当多说一句。
则是说了,当日守清河城时,杨善会手下的兵马多是他一手带出来的部曲,故能遵从他的命令,在极度危困的情况下,仍能奋死坚守,而如今守清淇,李善道配给杨善会的兵马,却是何处所来?难道还都是杨善会的旧部么?自然不是。杨善会的旧部,早被打散,分到了各营。调给他守城的兵马,共计三千人,均是苏定方所部。——不过,除此外,倒也不是半个杨善会的旧部都没有,亦有临时从各营重新抽调拨回给杨善会的其些许旧部,但不多,三二百人。
既然如此,则就又说了,带兵打仗,讲究的是一个“如臂使指”,如果配给杨善会的都是他的旧部,互相熟悉,他有威望,他用之守城,自是指挥自如,现如今,配给他的守城兵马非是他的旧部,他用起来却还能得心应手,或言之,苏定方部的将士却肯听从他的命令么?
李善道考虑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做了两个提前的预备,一个是新任了杨善会为清淇守将,使其名正言顺地地号令守军;一个是把苏定方也留在了清淇,用之为杨善会的副将,并且明确指示苏定方全力辅助杨善会。
杨善会的旧部被打散了,诸将都知道,李善道若用他守清淇的话,肯定会另外调兵与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