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命。却故也无怪程跛蹄大意遭败。
魏征接住李善道的话,说道:“大王分析的极是,黎阳、清淇、河对岸,现下的局势都利於我军,暂时无须多过操心。而独朝歌与隋兴两城,亦即西面战线,局面稍有不利於我。
“臣愚见,我军主力从清淇南撤到汲县,目的固是为以‘退避三舍’,骄敌之志,但在士气上,我军却绝不能松懈!士气如果松懈,乃至低落,我军之此从清淇撤到汲县,恐怕可就真的要变成‘撤退’了!故是,臣愚见,朝歌、隋兴两城,宜速遣援兵,首先,以防朝歌失陷,其次,不可放任贼兵在隋兴城外继续猖狂,以此来保证我军士气之不落,待战机而进战!”
李善道抚摸着短髭,沉吟不语。
位在末席的一个年轻人,鉴貌辨色,从李善道细微的表情,猜出了李善道所虑,离席行礼,说道:“敢问阿父,是否是在考虑若出援兵,宜遣出多少合适?”
“此我家聪敏儿也。”李善道称赞了一下这年轻人,却这年轻人可不就是他的从子李良,颔首说道,“我正此思量。”与魏征和诸人说道,“孟景部万余众,若遣援兵,少则无用,多则会分散我军主力,并若万一在朝歌、隋兴城下陷入僵持,反将不利全局。公等就此何见?”
屈突通沉吟说道:“大王虑之甚是。一旦在朝歌、隋兴陷入缠斗,不仅会分散我军主力,还会给宇文化及以可乘之机。但是大王,长史所言亦有理,决战在即,士气尤为重要。朝歌、隋兴两城暂不利於我的局面,势必不可坐视,亟需扭转。臣以为,这个援兵只怕还是得派。”
“公以为,遣多少兵马往援适宜?”
屈突通说道:“临机进战,要在主将。援兵如果遣派的多了,的确如大王所虑,也许会分散主力,陷入僵局。臣建议,何不如择能战、敢战之上将一员,给精卒数千,使往援之?只要将领有方,数千精兵或便足以破贼,扭转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