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别说,李靖的兵法讲解深入浅出,结合实战,他几堂课下来,李善道明显地感觉到,何止高延霸,就是高曦、萧裕、王须达、王君廓、薛万彻、苏定方、张士贵等等诸将,不论是对军事基本知识的掌握,还是对战局的分析,在军事上的见解,都已是有了不小的提升。
也是故,高延霸这时才会如此自信满满,有根有据地提出“先挫其锋,振我军心”的此策。
李善道不觉哈哈大笑,却未先言其策,而是问在帐中的高曦、王君廓、张士贵等将:“卿等以为如何?”
高曦只是抚摸着胡须微笑,没有发表意见。
王君廓尽管也听李靖的兵法课了,毕竟自恃才能,没高延霸信服,因亦未有开口。
张士贵迟疑了下,说道:“大王,臣记得李公亦曾讲过,‘必须料敌致胜,戒於小利,然后可立大功矣’。臣之愚见,宇文化及部的左路今虽孤出在前,然一则,其与中路、右路两军相距未远,相差的路程只多半日而已,是我军若袭之,恐难全歼,反易遭其援军夹击;二则,
其左路军行速虽快,宇文智及为将,智及小有谋略,未必无备,我军亦须当防其有诈,故臣愚见,高柱国言固有理,却最好还是我军暂不进袭,仍按先前已定之部署应对为宜。”
高延霸皱着眉头,仗着身高,居高临下,瞧了张士贵几眼,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张将军,‘戒於小利,然后可立大功矣’,你的意思是说,俺向大王提的建议是‘逐小利’了?‘我军亦须当防其有诈’,你给俺说说,宇文智及会有什么诈?俺洗耳恭听,敬闻你的高论。”
张士贵在汉军中的资历比较浅,至今也没有被外放过,不曾独领一军打过仗,现仍是李善道亲兵营的营将,并且他不是山东人,是弘农人,这军中素来凭军功比高下、地域论亲疏的,因高延霸不免就轻视他几分,——这还是看在他是李善道亲兵营将的份上,说话才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