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出可用“构筑甬道”,来应付以上两种局面后,屈突通还又指出,如果在汲县城外各营、以及城与各营之间建筑甬道的话,与秦末时章邯、刘邦的甬道不同,——章邯、刘邦的甬道都很长,但他们需要建筑的甬道,却都不长,营与营之间相连,甬道能有多长?至多几里地;城与各营相连,甬道也不长,最长的也只有十里地左右,这样,筑造时间短、耗费人力少,而且还不必担心若是宇文化及遣兵攻甬道的话,防守兵力分散的问题。
不得不承认,屈突通的分析很有道理。
李善道从谏如流,於是,采用了他的此个建议。
别的不说,只从今日初战来看,构筑甬道的策略颇见成效,确是给宇文化及部造成了困扰。
今天是攻汲县的初战,天气很热,但宇文化及断断续续的,也在望楼上观望了大半天的战况,甬道这个问题,他也发现了。听了宇文智及此话,他点头说道:“甬道的确是个麻烦。我今日观战时,也望到了。我军分明兵力占优,可因甬道之故,却只能攻贼营之一面,至多攻其三面,无法形成四面合围,使我军兵力上的优势难以发挥!着实可恶!三郎,你怎么看?”
如前所述,城外三面的汉营各俱是形成一个弧形,已是弧形,再各营间有甬道相连,就产生了一个结果。便是,攻营一方,攻的如是弧形中的任一汉营,就只能“攻其一面”,即只能从正面进攻;攻的若是弧形最边缘的汉营,好一点,则可“攻其三面”,即正、侧、后三面。
宇文士及起身,回答说道:“阿兄所指极是。今日弟督军主攻刘豹头、高开道两营,高开道营在内侧,刘豹头营在外围,即因甬道之遮蔽,弟部对高开道营只能攻其正面,对刘豹头营,亦只能攻其三面,没办法完全发挥我军兵力上的优势,不能对其四面齐攻。
“除此以外,阿兄,还有一条。甬道不仅限制了进攻位置,使我不能发挥兵力优势,还增加了敌军反击的机会。却在甬道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