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认识,互相有旧,这确是个可以利用的地方。
事实上,之前屈突通就已经向李善道提出过这个建议。
就在李善道对外散播说,喜爱虞世南、于士澄才华时,屈突通就提了这个建议,愿修书招之。
却当时有个不好解决的问题,即信使不好找。
李善道手底下,多平民出身,与隋之故大臣都不相识,贸然遣之,不易取信。——当然也有名族出身的,如卢承道、薛收、于志宁等等就是,可他们在投李善道之前,要么只是出仕於隋的郡县地方,职位不高,要么就没有出仕,因此卢承道、薛收、于志宁等也不适合做信使。
听了屈突通此话,李善道心头一动,已猜出了他为何此际再又提出这个建议,知他必是有了合适的信使人选,甚至他的这个人选,李善道也猜出来是谁了,便摸了摸短髭,笑道:“屈突公,招揽的书信好写,送信此差可是凶险的差事啊!稍有差池,便是性命不保。公能放心?”
一如李善道所料,屈突通果是已找到了合适的信使人选,亦如李善道所料,这个信使的人选不是旁人,正是他的儿子屈突寿。屈突通坦然说道:“信使此差,固有风险,然为王事,为人臣理当效忠,焉可因为风险,就畏之避之?此非人臣之道也!臣斗胆,敢禀大王,臣子屈突寿,尽管年轻,稍有机谋,并其为臣之子,若用他为信使,足以取信,当可胜任。”
“你放心,屈突公,我可不太放心啊!倘使有事,致贵公子遇险,可该如何是好?”
屈突通慨然说道:“退一步说,即便遇险,忠之一字,也是人臣本分,臣与犬子皆无怨言。”
如果真的屈突寿遇险,只怕没有怨言的只会是屈突通,屈突寿怎么可能会没有怨言?不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下来,李善道对屈突通的为人早是十分了解。为了他“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