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当下军队在敌境筑营后,就正规军来说,有关警戒的巡逻、岗哨、斥候制度早已体系严密。
斥候是第一道警戒。
筑营前,按照最严格的规定,斥候需提前“出百里外”侦查,重点排查周边的“山林、隘口、水泽”等易设伏区域。扎营后,除此斥候外,又分“远候”、“近候”两级。
远候为骑兵,以五到十骑为一组,在距营三十到五十里之间巡逻,白日遇急情射“信箭”,夜间则燃火。近候多为步兵,亦五到十人一组,在营外五到十里内布防,配备“听瓮”,——埋於地下的陶瓮,用以监听远处的脚步声。无论远候、近候,皆需“昼伏夜行,避敌耳目”,严禁喧哗、生火做饭,仅以干粮果腹。若因懈怠致敌军偷袭,“全队处斩”。
岗哨是第二道防线。
以壕沟为界,向外延伸三到五里,分“明哨”、“暗哨”。明哨设於高地,夜间举火把示警;暗哨藏於草丛或灌木中,持短兵,专防敌军潜行。又在营门、营墙四周亦各有岗哨。
营门的岗哨十人一队,营墙四周的岗哨百步一岗,两人一组,其中一人持鼓,以备遇袭时示警。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查验进出或靠近营地人员的“口令”。口令由主将亲定,一个时辰一换。岗哨每一个时辰或半个时辰一换,交接时需“对暗号、验腰牌”,防止奸细冒充。若营地靠近“水泽”,需额外在“芦苇荡、渡口”设“水哨”,驾小舟巡逻。
这些是营外的警戒措施,营内也有。
营内的防备,大致是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游弈队”,也就是巡逻队,一般十到二十人,持“巡夜灯”,——一种遮光的灯笼,仅照脚下,按营区分区巡逻,严查“擅离职守、饮酒赌博”者。巡逻路线“往复交错”,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