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也成不了薛世子那样的人物了。”
夫人们个个面带愁容,忽然有人问江蓠:“妹妹,你们可想好以后给令公子请哪位先生了?京城的先生很难请,是要排着队三顾茅庐的,束脩至少要准备三百两。”
江蓠毛骨悚然,拍拍楚青崖,低声道:“问你呢,问你呢。”
楚青崖也听得心惊胆战,“什么三顾茅庐,我若有小孩儿,叫他天天睡到日上三竿,睡好了再去玩,谁管他读什么《诗经》、《国语》。”
吏部尚书向阁老听见了,呷了口酒,一本正经道:“明渊啊,我今日仗着年长,私下要说你几句。京城里的父母,只要识得几个字,没有不为子女读书烦神的,只怕你有了公子,比我们更催他悬梁刺股呢!你看薛阁老家里,不但儿孙读书抓得紧,女孩儿也送到国子监上课,这才叫满门的书香气。我本想把小女也送过去,可想想她读书也没用,读多了反倒淘气,长大不听我们的话。”
江蓠怀疑自己听错了,“国子监还有女子读书?”
一个夫人道:“妹妹不知道,京城多的是不拘小节的人家,想挣个文名。以前有扮了男装的郡主和千金小姐进去读书,因为门第太高,大家都看得出是女子,却不敢欺负。她们读这个就是玩儿,读一年半载就回家了,都是金枝玉叶,哪吃得了这个苦。”
提到国子监,礼部尚书问:“楚阁老,休沐过后您去不去国子监讲学?按例六部每年要出两个尚书,我们都轮过了,您是第一年的尚书、第一年的阁老,才结了个天大的舞弊案,去给他们讲一讲大燕律令,肯定座无虚席。”
国子监有个辟雍大殿,是供皇帝临雍讲学用的,但很久没有天子来过了。每年冬至过后,礼部会请朝中进士出身的高官来这里给学生们讲授礼乐刑律、天下大事。
楚青崖向来能少一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