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伪造秦始皇圣旨,自封为东倭国王。因此东倭皇室、贵族、百官,皆使用中国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亦与中国北方无多大差别。
其时共有二百余万人口,士兵皆采取秦朝时全民皆兵的方式,士兵共有六十万。徐阁接位之后,训练精兵,打造水师,出兵周边诸国,短短时间竟将太平洋夷州东、南海域诸岛统治,训练当地土人为士兵,又得精兵二十五万,共八十五万大军,对外诈称一百万。
倭国诸将,先前皆以瀛为姓,后人渐多,国主命诸将以驻地名胜或地形为姓,因此东倭诸将有小山、平野、小泉等姓氏。倭国士兵皆秦人之后,原皆高大威武,征平东倭诸岛以后,多娶当地土人为妻,其后人反而皆短小粗壮。其高大精壮者,大多为汉人正统血脉,因此东倭国人多以高大为美。
徐福前来东倭,准备周全,带来中原书籍若干,诸将皆习孙吴兵法。其行军布兵阵法皆属祖传,因此东倭布阵多沿袭秦时古阵,大将领兵皆依兵法,所以东倭士兵战斗力,历来居周边诸岛国之首。
倭国国王徐阁,攻下周边诸多岛屿后,对夷州虎视眈眈。派大将小山二郎统兵攻打钓鱼岛,意欲将此岛用作未来屯兵中转之地。小山二郎短小精悍,精通谋略。所部倭兵依徐阁训兵方法训练后,阵法熟练,战斗力强大。倭兵武器兵械亦经徐阁指点,改进甚多,确为中国士兵之大敌。
张允见东倭水军来攻,初时不以为意,整兵与其大战,四万部兵初战竟折五千余众,才知道东倭水军为劲敌。统率部兵防卫岛屿,告急夷州。
周瑜闻报大惊,急忙向长安报告军情,命甘宁率兵驻守夷州,自率黄盖、蔡瑁等将率大军急速援助张允。张允与小山二郎又接连大战两场,两军都损兵折将,各折兵万余,旗鼓相当。
周瑜援兵到达钓鱼岛,驻军兵力达到十五万。东倭国王也派来援军,共十四万兵力。两军势力相若,在海上大战几场,均损失船只多艘、士兵两万余众。周瑜轻敌之心顿无,分付诸将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