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还没有完全停止。身体之前便截留又残余的气血能量,都已经冲抵此处,形成一颗包裹在头发和颅骨下方的圆球,好像是由斑斓油彩随意涂抹的“眼珠”。
“眼球”卷走了伊势甲死亡之前脑部的大量信息,又寻找着基本对应。于是,冷漠视线穿过尸体皮肉骨骼的阻拦,冷冷凝视几乎已经要消失在疗养院回廊中的模糊人影。
基本对应完成后,数千年流传下来的机制便进一步发生作用,尝试与周围星域的族人共建“血脉图景”,将这段死亡讯息传递出去。这不是那么容易,但它可以维持相当长的时间,哪怕是载体血肉化灰,凭借最后阶段收拢的气血能量,也能够保证相应的机能运转。
然而凡事总有例外。
斑斓又虚无的“眼珠”蓦地扭曲,一根似乎血红颜色、又似极为纤细的“丝线”从中迸出来,因其并不具备物质层面的实体,所以也仅仅是“似乎”。
而且,这根“丝线”貌似迸出,又似早已存在,只不过因为某种缘故卷缠迟滞片刻——迟滞的主要还是上面流动的“血光”,此刻明显依循着某种既定的规则力量作用轨迹,也等于是早早延伸出去的“丝线”,从已经死亡的伊势甲身上,向着已经消失在疗养院回廊那边的行凶者流转过去。
后者处理掉目标后不可避免的松弛,乃至于历经千锤百炼而更加警惕的心神,都是胜利者的“收获”,而延着虚无丝线流转过去的“血光”,则是将伊势甲这败亡之辈最后一点气血能量注入进去,以胜利者也不知道的诡秘方式。
这仍是对“胜利者”的奖赏。
没有任何负面效应,有的只是“胜者通吃,败者凋亡”的规则机理,使这位刺杀者心神更加澄澈、警惕性更高、对周围环境把握更加全面,状态前所未有的积极正面,偏偏这位完全忽略了形成这种状态小高峰的原因。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