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不过是仙神与凡人之间的双向奔赴罢了。
有时,看着李源化身青年模样,与山下凡人有说有笑的,那些仙神还会皱眉一番。
但慢慢的,也就理解了。
李源从不高高在上,不摆仙神的超然架子,会去倾听百姓们的心声。
李源没有选择避世而居,而是睁眼看山下人间,所以他知晓红尘苦、凡俗累。
也将凡人百姓当做活生生的生命,而非眨眼即逝的无关蝼蚁。
安山在他的管理下,国度繁荣富饶,百姓安居乐业,偶尔还心想事成。虽是太平时期,但又怎会不敬李源的恩?
即使是心生贪婪者,往日做些逾越底线之事,可心里对山神老爷,那也是敬重至极的。
说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仙与凡,几乎是两个物种。
有几个仙神,能放下自己的身份,走入俗嚣,细看红尘?
而且,他们不是李源;他们地界的百姓,也不是安月子民。
没有并肩经历过那些事情,培养不出如此感情。
不过,一些新晋的仙神,还没有固定‘旧’思维,偶尔也在暗暗反思,自己成仙后,是否不应该故作超然,高高在上。
毕竟,天道赐封仙神的本意,是为了管辖人间。
而非真的需要缔造一个永恒的存在。
安山热闹了好一阵子。
这样的‘拜访大潮’,持续了半年多。
留在安山的安月修行者,一开始还胆战心惊,不敢冒昧进山,免得打扰诸位仙神的论道。
更是担心这些仙神是来找李源麻烦的,暗暗戒备了好久。
可到了后来,也就放下了忐忑的心。
他们发现,前来拜会的仙神,不管是男女老幼的模样,都对李源恭恭敬敬的。
有些新晋的仙神,更是直接执晚辈之礼。
慢慢地,也有了几分自信。
也不会在那些仙神来拜访时,连自家山神的地头都不敢进入了。
有些山、河神,若是上山时遇到了,甚至会和煦地与他们交谈几句,赐下灵物。
不过,李源对他们管教甚严,免得有人松懈之下,生出了不敬之心。
在大劫来临的关头,李源可不想被人扣上什么不敬仙神、不敬天庭的帽子。
等到拜访的‘热潮’过去,安山才恢复了平静。
借此,李源直接在山上开展了讲道。
在山崖之地,召集修行者,询问他们最近的修行情况。
也问出了一个问题:
“接连数十位仙神来访,一般灵物倒是无妨,但......”
“可有人......收下了不该收的东西?”
众修行者连忙摇头,纷纷说不敢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