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好吗?”顾陆自问自答,“这样不好。”
姚小驹也知道这不好。养成了这习惯,万一其他国家也这样做呢?
可对方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倒不是直接给钱贿赂,姚小驹不至于这么短视。而是大嘤文化单位及出版社,都表示会给予“巨量扶持”。
“写书这种事,我肯定不会催促小顾哥的。”姚小驹说,“我也清楚,催促而生的作品,肯定是令人不满意的。”
“只是……”姚小驹又说,“几年前,小顾哥来伦敦,我们去看了儿童剧《柳林风声》。然后过了一段时间,创作出来了,但出版耽搁了。”
记性真好,当时顾陆确实打算出《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顾陆思考着,一年出三本书,是不是太快了。
当他这样想着,姚小驹也开始分析,“小顾哥,你去年创作了嫌疑人和来自新世界,两个大长篇,共计四十多万字。”
“今年只有欧维刚二十万字,借东西的小人不到十万字。”姚小驹说,“蛤蟆先生更是只有几万字,加起来也只是基本和去年的创作量持平。”
半年一个长篇,这创作速度是不快的,只是能保证这个速度的作家,无法保证本本都是精品。
“我考虑一下。”没其他事要讲,顾陆就先挂断电话。
顾陆每年两本的速度是习惯了的,他是个习惯了什么,就不想更改的人。哪怕这习惯并不是最佳选择。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