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七嘴八舌地说着。
实话实说,即便是北大校长,也没办法频繁上官媒。
但顾陆,两次新闻联播(法兰西那次和毛熊国这次),三次参考消息,四次环球时报专访(更多的顾陆婉拒了),N多次人人日报头条。
“顾陆可是我好哥们,还曾经指导我写!”镜胖男嚎一声,吸引来不少目光。
“?”身旁的顾陆。
被顾陆指导过的网络?好像有点吸引人哦。座位附近的几个同学开始询问的名字……这小胖子是会宣传的。
“你们知道顾陆为什么被称为天才吗?”元空也没想等同学们回应。
他自己说,“十五岁写出小王子,十六岁参加国家文化交流团写出《不朽的逃亡者》,这些都只是基础。”
“我站在一个作家的角度,更惊叹的是顾陆老师的学习能力。”元空说,“我曾研究过顾陆老师的作品,我就非常地费解,看了五部长篇,五部长篇的笔锋全不同。”
“你们知道这代表什么吗?”元空说,“这夸张得就像个外星人。”
元空意识到自己有点激动了,手赶快地伸向保温杯。他之所以激动,是因为曾经也试过……自己尝试之后才感觉到,一本书换个笔锋是多么变态!
看台下同学们眼神里透露着迷茫,水也喝不下了,他必须要让同学们清楚其中的利害。
“广外教授提出了一个理论,认为作家对知识的累积和利用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顾陆,另一类是排除顾陆以外的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