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水留住。”
\n
“赵局长,糯米灰浆是么子嘛?”有人问。
\n
赵彬解说道:“糯米灰浆就是把熟石灰、砂子和熟糯米桨,按一定比例搅拌均匀,制成的一种砂桨,砌在砖石缝隙中。”
\n
张技术员接着说:“主要是我们没得水泥,只好用这个办法。”
\n
赵彬笑道:“古时候,许多陵墓、宝塔、城墙,都是用糯米灰浆砌的,非常牢固。”又说,“糯米灰浆实际就是一种有机水泥。”
\n
村长问赵彬:“我们在这里砌池子,未必来这里挑水?”
\n
赵彬问村长:“村里竹子多不多?”
\n
“村里没得竹子,去茶花河的那壁悬崖下有楠竹,是我们栽的。”村长回复道。
\n
赵彬笑着说:“只要有竹子就好办。我给你们念首诗。这诗名叫《引水行》。诗是这样写的: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见大家没理解,赵彬诠释道,“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群玉写的,诗的意思是:一条从深山里引水的竹筒,被固定在半山腰,下面是山路;在路上行走的人,能听到头顶上竹渠里的水流声,但看不见水。”
\n
大家一下子明白赵彬念这诗的意思了,都笑着说用竹子引水是个好办法。有人建议,把水引到村子人口最多的罗家院子,在那里筑个接水的池子,或打口大石缸。村长听了,说:“要得。今晚就开村民大会。”
\n
这天傍晚,赵彬站在罗家大院的台阶上,对前来开会的几百个村民,大声说:“今天召开村民大会,是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水源找到了!”
\n
坐在院坝里的村民们,一听赵彬的话,瞬间像炸开了锅似的,欢呼声和尖叫声混成了一片。
\n
村长用手做成喇叭状,放在嘴边,对着院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