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数量大于质量,短短几分钟,却像是个故事大拼盘。
她本以为,这次的投稿作品都是学生创作,应该还不会盛行这种风气。
看了几部作品,却发觉自己的想法太天真。
她对于纪录片作品,有着自己的评价标准。就人物纪录片而言,无非“有新意、有内涵、有故事”三条。她靠这三个要求挑选佳作,也取长补短,从他们的作品里找找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可光是这三条,能符合她要求的,也寥寥无几。
她尊重影像创作,看片子从不用倍速。
但把这些作品以原始速度一点点看下去,真是对她身心的极大考验。
一个哈欠出来,她想着,看完下一部作品就休息一会儿,明天再看。
打开下一部影片,一开场,并不是安荞所熟悉的,学生影片常用的,故作深沉的黑场加旁白。
一只雄鹰从红日飞过,镜头随着雄鹰飞行的轨迹缓缓下摇,从天空一路摇到广袤的树林,落幅在一个头戴绒帽的哈萨克老人肩膀上。
安荞眼前一亮,兴趣很快被勾起。
这个手持的镜头,虽然因为没用到稳定器而产生了晃动。但无论是从视听语言的哪个方面来说,都显得成熟而有质感。
不像是学生作业。
她接着看下去。
长镜头尚未结束,镜头逐渐固定下来,只有轻微的呼吸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