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码,对比起他在海外拿冠军的那些季度,他在总部这段时间的成绩,实在是不够看。
他于是向?徐少康待过?的几个海外分部发送邮件,要求调用?对方所?有的业绩报告记录。分别对比之后,沈知意就发现了许多不对劲。
首先,徐少康所?在的分部采用?的都是小组制业务统计,也就是说,是他所?在的小组业绩出色,并不是单单他一个人所?创造的成绩。
至于这里面功劳,有多少能够归结于徐少康一个人的能力呢?那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对方进入沈氏三年,足足换了五个海外分部,而且并不是因?为上级调令,是徐少康主动请缨,想?要去别的地方历练一番。
每到一个新的海外分部,他都会?以之前的业务成绩作为跳板,说服所?在分部最好的小组容纳他为新的组员,顺便踢掉之前的一个老组员。
要是这样的话……身?处在本来就是第一名的组,很多时候,只要徐少康的能力不是太过?于拉胯,都能轻而易举地得到第一名。
沈知意的这一个猜测,在沈氏德国分部公司内部的匿名论坛里,得到了验证。
每次小组考核之后,这个论坛里都会?有匿名投票,对自己的组员做出相?应评价。徐少康在之前的小组里浑水摸鱼还?行,在性格严谨的德国人那儿,就有点行不通了。
他们每天都记录了每个人的工作量,一个季度下来,徐少康的统计值,排在组里倒数第一名。
只不过?每一个季度结算之后,为了保证匿名性和员工的隐私,这样评估的帖子就会?被删除。
徐少康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