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势力都不会放过他们,京都府尹必须表态。
于是乎,梅执礼被逼走了。二皇子扶上台的那位京都府尹被范闲搞下台了,短短五六年间,京都府尹竟是生生倒了好几个,又没有哪位官员敢壮着胆子来强行求这个官职,所以孙敬修这位京都府的编修。便因缘巧合地坐上了京都府尹的位置。
往年的京都府尹,必然是兼着朝中的大学士一职,只是从梅执礼之后,这个规矩便乱了。到孙敬修时,他就是一个光棍京都府尹,一应爵位皆无。
所以在官场上,百官们都带着一丝嫉妒一丝不屑地评论,孙敬修是史上运气最好的京都府尹,却也是权力最小地一任京都府尹,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撸下台来。
然而孙敬修此人也有他的长处,长年的文案工作让他不善与官员走动交流。也不习惯去拍门下中书那几位大学士的马屁,一心一意就扑在政务之上,为人中正严肃,从不将外面的传言放在心里。
也正是这种性格,让庆历七年秋时,没有看见所谓皇帝遗诏的他,接受了太后娘娘的旨意,尽了最大的力量。在京都里对范闲进行通缉。
世事难预料。世事难预料啊,谁知道皇帝陛下没有死?谁知道小范大人竟是位大大地忠臣!每每思及此事。孙敬修便忍不住一个劲儿地后怕,也得亏他养了一位好姑娘,才让他在朝中第一次找到了靠山。
而且是朝中第一高的靠山。
于是官员们更嫉妒了,卖女求荣的风言也不知传了多久,最后才在范闲的强力压制下平息,时间过去了三年,众官员发现范府与京都府的联系并不紧密,才相信了当年闺房中地传奇只是传奇,并没有什么后续的故事。
也正是因为相信了小范大人和京都府没有什么男女方面的关联,今日孙府门前才会显得这般冷清,比街畔的花树更加冷清。
各府里送了礼地管事们,离开了孙府,却没有离开南城,而是很聪明地选了街尾处的一处茶楼暂歇。天时还未至午,这间装修极为豪贵的茶楼便热闹了起来,那些往日里都认识的管事们,相逢揖手一笑,请入席中共坐,不一时便坐满了半间茶楼。
管事们的笑容很诡异,都透着股心照不宣的劲儿,还有淡淡的对京都府的不屑。这些管事们地主子,不是六部里的堂官,便是三寺里的大人,有些则是国公巷那边的权贵。他们今天都只是送了礼,而人并没有亲自到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