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完整系统的地理教育,即使是天子家的人,对于版图的了解都不怎么详细。至少在物产上,天子家是真没他现在懂得多。
\n
一路行驶,他的笔记是写得越来越厚,地图也攒得越来越多。
\n
这里的地图没有任何精准度可言,误差很大,标距离都只能用估摸、大概、目测来显示,但好歹有个方位,有明显的标注,比起什么都不知道,两眼抓瞎强得多,再配上些沿途的物产记载,就还算详细的了。
\n
越往南,天气越暖和,地貌也不在断变化。
\n
大凤朝跟他上辈子生活的世界很不相同,森林覆盖率非常高,河流众多,空气非常潮湿。他们大部分时候都是沿着河道在两岸全是茂密树木的森林间行走,物种极其丰富。他以为经过这么多年,各地豪商给他收罗各种稀珍物什、作物种子、果实,他的见识已经够广阔了,但走在外面,仍旧两眼抓瞎,沿途满是不认识的草木植物。
\n
春秋战国记录片中那种看起来跟黄土高原似的大荒山上行军的情况,他走了一个多月都没遇到过。
\n
除了京城,他这一路行来,再没见过别的大平原。
\n
那些各封地的城池,就座落在森林和群山之中,找相对平稳的地方建成。
\n
京城附近没有太大太高的山,最高的山是神凤山,产煤,石头资源不算丰富,因此城墙是夯土的。沿途一些城池,碎石多,他们就把碎石拿来造城墙、造房子,石头混着土,砌得还挺结实的。很多城池封地依山而建、或临湖、靠崖,易守难攻。
\n
这些城都不太大,就跟各旅游区的小县城或镇子差不多的规模,商贸也不怎么样,大部分都是垄断企业,要么是封地主家的,或者是封地主亲戚家,以衣食住行再加上一个奢侈品项居多。豪商们就是依附这些人家做着买卖,大概就相当于拿分成合伙人大掌柜。
\n
城外是一座座庄园,修得像小山村,是当地的士族豪商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