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都已经隔了三百年!
\n
再加上霍善本来就是个没见过多少新鲜事物的三岁小娃娃,可不就看什么都觉得新鲜吗?
\n
霍善毫不犹豫地选择跟随李时珍。
\n
嘉靖三十五年,年近三十八岁的李时珍被推荐到太医院,空降为太医院院判。
\n
太医院的院判相当于大明国家卫健委二把手,不仅负责给人看病,还涉及一些国家医疗卫生相关的事务,比如公中药材的采购以及医书的校正出版之类的。
\n
李时珍一个年轻人因为藩王的推荐就空降到这么个油水颇丰的位置上,太医院那些等着上位的医官心里能舒坦吗?可想而知,李时珍当时的职场人际关系绝对非常糟糕。
\n
倘若只想速刷任务进度,李时珍不会带霍善到北京城来,因为他在这里并没有留下多少美好回忆。
\n
若说来到太医院这段日子有什么好处,那应该是太医院汇集了天底下最齐全的药材与医书,他在北京这段时间一没有人找他看病,二没什么朋友,三还跟同僚闹得很僵,可不就只能沉迷于看医书和研究药材吗?
\n
这短短四年的太医院经历,也是他后面能编纂出《本草纲目》的关键。
\n
这么一琢磨,竟还要感激同僚们当年的不满与排挤,否则他可能会就此沉浸于名利场中无法抽身。
\n
李时珍牵着霍善入城。
\n
比起汉唐时期的长安城,大明北京城竟是用砖头砌成的!
\n
霍善看着和记忆中很不一样的夯土城墙呆了一呆。
\n
李时珍道:“这距离你们元狩五年已经过去一千七百九十二年了,瞧着自然和你们那会儿很不一样。”
\n
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