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份量足够的士族应该都会站出来。”
“至于份量不足的,那就要看高柔舍不舍得许给他们重利了,只要比司马家给的多,他们应该也不会袖手旁观。”
谋划进行到这一步,按理来说应该算是成功了。
至少也是成功了一大半,只要等众多士族联起手来逼的司马家妥协即可。
妥协了一次,以后就能妥协无数次。
可此时刘邦的脸色反而比起前几日要更加凝重。
“子房,你觉得司马师真的会这般容易妥协吗?”
“这就像是昔日怀王之约,先入关中者为王,届时寡人的确是快项籍一步,可他会眼睁睁看着寡人坐稳关中王的宝座吗?”
士族联手逼迫司马家妥协?
当初那各路诸侯都没能逼的项羽妥协,刘邦自己灰溜溜被赶出关中的时候,甚至没有人敢站出来替他说哪怕一句话。
自那一刻他就清楚的知道,利用人多,利用口诛笔伐,无法真正的成事。
“陛下担忧不无道理,只是此时与当初还有所不同。”
“关中王的位置给谁,跟当初的天下诸侯并无瓜葛,他们并无切身利益在其中,自然也不会冒然出头。”
“可如今这裂土封王之事,乃是让所有士族都有了绵延千百年,名留青史的希望,切身利益相关,他们会更加团结。”
“且当初的项籍若是愿意,他真的能平推各路诸侯,包括怀王也一样能杀。”
“换做司马师,便不能这么做,他能杀鸡儆猴,却也只能杀鸡,而不可能杀光所有的猴。”
张良一字一句的分析。
两者之间的情况相似,又有些许不同。
“所以说到底,高柔还是会死,今日寡人算是走了一步亏到姥姥家的棋!”
看到了司马师离开时的眼神,刘邦就知道,这高柔多半是活不下来了。
司马家这对兄弟的难缠程度,比起先前预料的还要更大。
“陛下,司马家既然能成功篡位,那至少也说明他们这一族是有人才的。”
“良虽然还未见过这司马师,但从其他人口中却也能了解一二。”
“此人心狠手辣,又心细如发,是个很难缠的对手。”
“陛下切莫小瞧这个对手,并且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也千万不要再有什么明显的动作,他定然会派人关注宫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
聪明人不难对付,心狠手辣的人也不难对付,手握重权,能够随时掀桌子的人,亦是如此。
可这三个条件集中在同一个人身上时,就得万分小心了。
“寡人知道轻重。”
“毕竟今日,寡人是亲眼见到了司马师本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