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二是对于炼钢法的改进和研究。
\n
此二事都关乎于国家大计,因此赵泗很早以前就做过嘱咐,关乎于钢铁和火药,不管是哪方面出现了技术突破,都务必第一时间奏事宫中,可直入宫禁。
\n
这玩意,不管哪个突破,都不亚于赵泗的五年计划。
\n
赵泗心怀忐忑的打开奏折……
\n
“高炉!”
\n
赵泗重重地锤在案几之上!
\n
成了!
\n
赵泗很清楚地知道钢铁的优秀性能,因此很早就提出了以铁器取代青铜器。
\n
但是因为冶炼技术的不成熟原因,温度较低,这个时代生产出来的铁器可以说一言难尽。
\n
赵泗知道有一种炉子可以提升温度用以熔炼钢铁,改进铁器的性能,但是他无法复原,因此也只能对匠作局提出理论指导,告诉他们铁器性能不够是在于温度不够,杂质太多,以及含碳量的原因。
\n
赵泗后悔自己没有记住炼铁炼钢的工艺。
\n
然而实际上,对于科研来说,能够直接指出一个正确的攻坚方向就已经弥足珍贵了。
\n
科研,攻坚反而不是最可怕的。
\n
最可怕的是费劲千辛万苦终于达成条件以后,结果这个步骤是无关紧要的。
\n
而现在……!
\n
终于成了!
\n
赵泗仔细观摩匠作局汇总性能测试数据以及和现有青铜器性能的对比。
\n
“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