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说是堆积如山,其实也没那么多,因为案几上全是竹简,少有纸张拜帖,竹简比较占地方,因此看起来比较多罢了。
\n
不仅有竹简,甚至还有那种削了一块木头直接刻字的拜帖,可以看得出来已经颇为穷困寒酸,上面墨水都没上,单纯的刻出来的。
\n
韩生很不满意,他作为接待着见的太多了,堂堂太孙府邸,来往之人竟还夹杂一大堆粗鄙之人。
\n
“怎么划分门槛?靠家境?还是靠什么?
\n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n
既然说了唯才是举,那孤便只看才能,若是设下门槛,却不知是否要拒贤才于门外。
\n
不设门槛于孤,于尔等而言,无非是增加一些工作量,多耗费一些心神,若是为了省些功夫,哪怕是失去了任何一个贤才,都足使孤心痛!”赵泗开口说道。
\n
况且,门槛?真的没有门槛嘛?
\n
其实投递拜帖都是隐性门槛了,毕竟投递拜帖之前你得先认识字不是?
\n
放在这个平均识字率不高的时代,哪怕是识字,都算是文化人了。
\n
韩生闻声脸色一肃:“臣有失,请殿下责罚!”
\n
“你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人多了确实不乏鱼目混珠滥竽充数之辈,失才乃孤痛心之事,但倘若滥用奸佞小人也是误国的大事,因此才需要更加仔细的甄别,尽量不失去一个贤才,而不滥用一个奸佞,你作为孤的内臣,开口谏言,何错之有?”赵泗笑着摆了摆手。
\n
“若因臣言而使贤才不得顾,此实罪也!”韩生叹了一口气。
\n
仔细反思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