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子城淮南节度使使衙。</p>
节度使李绅读完京城传来的密报,就着桌上的灯火将书信烧掉。</p>
桌子旁边正在磨墨的青年出声询问:</p>
“阿翁,信里说什么了?”</p>
李绅语气温和地回答孙儿李无逸的问题。</p>
“说刘异从长安出发时,不仅带了巡查团官员,还携了一众家眷,包括他娘子安平公主也在里面。”</p>
李无逸面露阴笑,问:</p>
“他这算玩忽职守吧?”</p>
“有人追究就算,可谁去追究呢?”</p>
“没人参他吗?”</p>
李绅道:“刘异过洛阳时,李石不敢得罪他,送了他九箱东西。”</p>
“不仅玩忽职守,还收受贿赂,他沿途经过那么多州县,都没人敢参?”</p>
“刘异经过宋州时遇到了刺客,宣武军节度王彦威为洗脱嫌疑,恨不得跟他焚香拜把子,怎么可能参他?”</p>
“刺客?”李无逸疑惑,“何人胆敢刺杀朝廷巡察使?”</p>
“什么人都有可能,这小子在长安可没少得罪人,想他死的不在少数,可惜他命大,没被杀死。一个半时辰前我派去蹲守码头的人回来禀报,说看见楚州来的官船靠岸了,从船上下来三四十号人,有男有女,穿着不俗,应该就是刘异。”</p>
李无逸停下研墨,拿起扇子给李绅扇风。</p>
“阿翁,其实刘异不过是一介武夫,贪财又好色,对铸币之事也一窍不通,即便他来到扬州,阿翁也不足为虑。”</p>
李绅从孙儿手里接过扇子,自己扇。</p>
“无逸啊,你千万不可小瞧了这个兵虏子,阿翁在朝堂上亲眼见到过他一人舌战数十名御史,令御史台颜面尽失。此人巧舌如簧,心思深沉,又深得陛下宠信,偏偏他近来还跟我过去。所有藩镇中,咱们扬州的新币是最先出炉的,我本以为可以凭此功获得陛下嘉奖,借机重返京城,可他三言两句就打消了陛下嘉许我的念头,刘异这次恐怕来这不善。”</p>
“他住在哪家驿站?我替阿翁去除了这个隐患。”</p>
“唉,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咱们是诗书之家,双手岂能沾染污秽?”</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