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合作关系,潘筠人都来了,自然要见一见银山各矿井的人。
都不用潘筠请,各矿井的工头自己找过来了。
不管是武林盟、江湖散人,还是民间商人组织,反正都到半山腰的道观求见潘筠。
他们也不空手,或是拎着一只鸡,或是拎着一条鱼,再不济,拎一把青菜也算礼。
潘筠对他们拿来的礼物很满意,这样晚上做饭就不用为食材操心了。
倭国的物资还是贫瘠。
在大明,虽然普通百姓家也穷,但鸡鸭猪羊鱼肉是不难买的,家家户户都会养有一点。
更不要说青菜了,只要不是灾年,青菜还是可以管够的。
但在倭国不是,这边东西份量很小,菜种得少,养殖的东西也少。
过来的人一开始是花钱买食材,后来因为突然涌入的人多,加上开矿需要大力气,会消耗很多肉,这里便曾短暂的售空过一段时间,属于买无可买的状态。
以至于大森乡一带物价飞涨。
但这难不倒聪明又勤劳的汉人,当中有人看到了商机,当即就不挖矿了,而是组织了一批人去乡邻的小国乡下收购农副产品,再拉回来,一进一出,赚的钱比挖矿强;
还有的矿工则是直接在山里找可以开垦的土地,种上菜,再养一窝鸡……
大半年下来,不仅种的菜收了几茬,鸡下蛋,连猪都可以出一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