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徐馨馨这才罢了,嘀咕着明天要去买颜料、买画纸的事情。
\n
接下来几天,江南和莫敏杨玲一边忙活《狂瞽》第十二期的制作,一边收集投递而来的稿件。
\n
并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在教学楼前铺了一长排桌子,将所有封面封底都摆放出来,请路过的同学们帮忙投票。
\n
这新鲜的场面,吸引了众多师生围观凑热闹,两天的活动时间,又给新杂志打了一波广告。
\n
统计后,得票最多的是一位哲学系七九级、名叫楚山青的小学弟。
\n
十二月茅屋赏雪,屋前的一株枯树,枝桠延展到封底,枝头一颗红色的小花苞悄然发芽;三月河畔杨柳依依,孩子们的风筝随着黑色的小燕子,飞到封底碧色的天空中。
\n
两幅皆是从封面连到封底,构图简单、笔触稚嫩,却透着一股生机,投稿中不是没有比这画技、寓意更好的作品,但同学老师们多投了这两幅。
\n
巧合的是,她们发布的美术人员招聘要求,根据杨玲的新小说画一副插画投到办公室,符合要求,她们会通知面试,而杨玲选出的也是这位学弟的作品。
\n
“他的画技不是最好的,人物也不是最细致的,但看到这幅画,我觉得难受,仿佛我妈妈、姑姑被批.斗时的场景又再现了。”杨玲评价道。
\n
“也就是说精准地抓住了文章想表达的中心?”莫敏疑问道。
\n
“那就请他来看看吧。”江南笑道。
\n
于是,当天下午,她们先张贴了贺喜这位学弟夺冠的消息,又找去了哲学系。
\n
见到人,江南三人略微震惊,十四五岁大的小男孩,瘦弱极了,个子也不高,身上的棉袄打满补丁,里面的棉花明显结块了,有些地方空荡荡的,看着都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