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宋父在边疆,只是偶尔回京才会参加,宋家一向要求文武并行。
\n
宋寄雪此刻应该多谢宋父让他每次考试都没落下,否则如今再参加怕是要说跳级了。
\n
此次参加乡试也是临时起意,别人寒窗苦读数十载,宋寄雪却靠着系统记忆的便利直接拿了个好成绩,对于他开始轻易中个名次并不是问题,却又不能太过显眼,第三名倒也正好。
\n
会试现场,宋寄雪进入考场按着抽取的签号坐下,扫视四周,世家子弟极少,多的是贫苦人家出来的读书人。
\n
大部分世家子弟有家财万贯,多数从商,对功名利禄无甚看重。
\n
是以,宋寄雪虽穿的已经够简单了,但在这一群人之中也是非富即贵,身边有几人窃窃私语,正议论着宋寄雪是何身份。
\n
“安静。”考官拿着折子挨个发了下去,淡淡道:“考试期间禁交头接耳,若有舞弊者逐出考场,永不可参加科举。”
\n
每人中间有屏风隔绝,倒也不怕偷看舞弊现象。
\n
宋寄雪翻来奏折,只见上面的题目这般写道:“舟需附水而浮,若水低则舟沉,相较于国民如何?”
\n
宋寄雪思考片刻,才提笔开始写起来。
\n
考场上放着的日晷,针上的影子逐渐的移动,由长渐短,由短渐长,宋寄雪仔细的提笔写着治国理政,借舟喻国借水喻民,以行民生之事,贴近民生,提取百姓意见而展开,循序渐次。
\n
终于,宋寄雪停下笔,从头到尾检查一番,抬眸看了一眼日晷,还剩不到半个时辰。
\n
他的思考速度要异于常人,感情方面却略显迟钝,但这并不影响他升官发财。
\n
“咚咚咚!”锣鼓敲了三声,考官大声喊道:“考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