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立一侧的谢长安带着两个人跨上马,想试着穿过一线天,可惜那马不肯配合,在山壁前原地踏步,仰首嘶鸣。
\n
“回来”赵佑熙朝他们喊:“明摆着过不去,你傻,你的马可不傻。”
\n
俞宛秋默然无语,知道赵军遇到了难题,大概想从这条山道打开缺口,来个奇兵突袭,扭转越来越不利的战局。
\n
赵佑熙最近忙成这样,是因为他们进攻卫州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抵抗。卫州是通向京师的最后门户,上京虽说在行政区划上是独立建制,但论地理位置,只是定州境内的一座城池。若卫州失守,上京等于直接暴露在赵、靖两国联军的铁骑之下。
\n
要在以前,梁帝还可以暂时弃都远遁,比如,打着“秋狩”的旗号去北边或东北的行宫避难,再向各镇守使发出勤王令,等他们收复失地。可如今,北边和东北的行宫早被当地藩王占了,几位镇守使中的中流砥柱,统领西北大营的陈致远已反,梁帝除了与京都共存亡,别无出路。
\n
为了守住这最后的屏障,梁国几位早就引退在家的老将也上了战场,听说上京的豪门世家纷纷捐钱捐物,再吝啬的人也忍痛出血。一时之间,竟也煽动起了“同仇敌忾”的“爱国”情绪。
\n
其实这很好理解,平民百姓不管谁做皇帝,能勤政爱民,让他们安居乐业就行。贵族的光荣与奢华却是依附皇家而生的,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朝廷是优待降臣没错,可优待不等于重用,新朝廷自有它的功臣班底,那是降臣们无法比拟的。与其去新朝廷拾人牙慧,不如保住旧朝廷,那才是他们的地盘,他们的根基。
\n
大难临头,梁国朝廷空前的团结,以往勾心斗角,互相甩脸子、使绊子的朝臣们忽然变成了亲兄弟,谁见了谁都勾肩搭背,甚至满眼悲悯,好像就要英勇捐躯、共赴国难一样,把已濒临绝境的梁孝帝看得一愣一愣的,莫非这就是兵法所云“置之死地而后生”?
\n
于是趁热打铁,募集了大批军饷和兵马,举倾国之力在卫州设防,摆明了成败在此一举。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