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纸片是皇帝亲手做的,每张上面都有一个字,和一幅画,画的左边是几个词语,右边则是一两首朗朗上口的诗。比如,米,下面画一束稻子,左边写上秧苗、锄草、稻谷、收割,右边是悯农诗。
\n
张怀安忍不住在心里偷笑:皇帝也太心急了吧,小郡王才多大一点,能认得几个字就不错了,又是词又是诗的,人家七八岁上了学的孩子都不见得会。
\n
皇帝教了一会,突然抬起头对他说:“你去把洪量给朕传来。”
\n
洪量是新上任的工部主事,是皇帝从今年的恩科中钦点出来的。说起今年的恩科,那可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举措,不仅选拔文、武贤才,举凡有一技之长的,都可以向当地官府自荐,由地方官考核确认后,再向朝廷举荐。
\n
这洪量,是个种田能手,他种一亩水稻,能比别人多产一百多斤这是个很惊人的数字,当场把皇帝激动得从御座上站了起来,要知道,普通的农户,一亩水稻总共也不过百十来斤的产量,次一点的农田,甚至只有几十斤。还记得皇帝说:“有洪量这样的人才,我们赵国的百姓都能吃饱饭了。”
\n
“皇上,洪大人这个时侯多半不在工部。”张怀安想了想,躬身回道。那人倒真是个本分人,做了官,也不肯在官衙里闲坐打屁拉关系,得空就窜到田地里,琢磨新的稻种,说不能辜负了皇上的知遇之恩。
\n
赵延昌便吩咐:“那你派个人去他家里留话,让他明天进宫一趟。”
\n
“是”张怀安退到外面,抬眼就见枢密使何骆会手里拿着一封信函匆匆走过来。
\n
能劳烦枢密使何大人亲自送来的信函,肯定非同小可,张怀安不敢拦,只是提醒他:“皇上在教小郡王识字呢。”
\n
意思就是,没天大的事,您最好等会再进去,现在是授课时间。在咱们皇上眼里,能比教小郡王识字更重要的事就没几件。
\n
何骆会悄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