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第二百七十四章慌不择路
\n
济慈医馆的情形让俞宛秋大吃一惊,不仅面积扩充了一倍多,驻馆大夫也增加到了三十位。要知道,赵国的太医院,连守药炉抄药单的小学徒算在内,也不过四十余人。
\n
这都是赵延昌私下里支持的结果。
\n
说私下里,是指赵延昌没有公开出面,存心要把这份功劳归于东宫名下,因为谁都知道,济慈医馆是太子妃牵头并出资建立的。
\n
现在,这座有皇家支持并接受社会捐款的医馆,渐渐有了公立慈善医院的性质。
\n
在医馆里长期养病的,基本都是从战场上抬下来的重伤员,今早到医馆后,俞宛秋首先去探望了他们,然后到帐房查询这一年的收支情况。
\n
本来她以为,医馆经过了一年的营运,救弱济贫,又免费养活那么多伤员,肯定早就入不敷出了,没想到还略有盈余。
\n
她出言相询,帐房主事恭恭敬敬地说:“回太子妃,除了您给的那笔钱,医馆平时的收入有两项,一项是诊金收入,一项是善款捐赠。因为很多都是义诊性质,第一项收入有限,主要靠捐赠。”一面说,一面从一堆帐本中抽出一本红色封皮的双手奉上。
\n
俞宛秋随手翻开,一个名字印入眼帘,她讶然而笑:“我没看错吧,连明觉寺的智远长老也来捐款了?听说这位大师长年闭关,轻易不见人的。”
\n
副主事躬身道:“先一天皇上去了明觉寺,跟远大师下了一盘棋,第二天远大师就派小徒弟送来了三千两银票,从那以后,捐款就一日日多起来。”
\n
原来又是皇帝公爹“化缘”来的,俞宛秋暗想:不会是赌棋赌输了吧?远大师淡薄名利,惟嗜棋如命,皇上连这个空子都能钻,真是强人。
\n
不过这个方法也确实行之有效,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