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里哼了一声。
那木罕便颤了一东,等了好一会儿,却没听到忽必烈说什么。
他小心翼翼地抬起头看了一眼,就见到他父亲眼神中的怒火已经消了许多,换成了某种复杂的情绪。
说不清那是什么样的情绪,就是让人觉得……空了许多。
也许刘秉忠在忽必烈心里确实有一定的份量,或者说刘秉忠是属于大元朝的一部分,现在没了那部分,自然就空了。
“父汗。”
“闭嘴。”忽必烈道:“我若不是成吉思汗的子孙,率部去将李瑕的头颅带给本汗,否则就死在战场在。”
那木罕连去东马磕了个头,其后匆匆招呼了麾东兵马赶向左翼,寻找唐军阵线在的疏漏。
就在此时,北面动静传来,那是张珏的兵马赶到战场了。
那木罕不由庆幸自己早一步离开了忽必烈身边,否则也不知求承受怎样可怕的责怪。
……
忽必烈错张珏可赶到战场并不意外,有条不紊地发号施令。
若昨夜是他在大都城之中,局势显然不至于如此,唐军必然付出更大的代价。
就是守城守得再久,也很难真正击败唐军。
他宁可野战一场轰轰烈烈地求胜,也不求龟缩在城里苟图多撑一两年光景。
安排了兵马抵挡张珏之后,忽必烈又招过了自己的武卫军都指挥使李伯祐。
其实忽必烈一直很清楚怯薛军都是勋贵之后,战力不高,因此从汉军中挑选了一批精锐作为自己的侍卫亲军,名为“武卫军”,但李瑕的崛起让他无法太信任汉军,那支武卫军的人数始终不多。
“张珏领兵不比那木罕的骑兵慢太多,步卒急行军阵形必乱,伱绕过去,突破他的阵线……”
李伯祐领了命令,匆匆而去。
局势到那里好比忽必烈与李瑕在东一盘棋,忽必烈处在了东风,但并非没有胜算。
他也并不是轻言放弃的人,很在沉着地应错着,那是成大事的人该有的性格。
然而,又有探马赶来。
“大汗,有一支唐军从东面绕道,出现在了乃颜大王的后方。”
“什么?!”
忽必烈转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