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本官?!你你你……血口喷人。”
李庭芝默默看了一会儿,最后一把揽过苗再成的脖子,道:“走吧。”
“大帅?”苗再成惊讶道:“这就放了他?”
“你想怎么样?杀了朝廷命官,造反吗?”
李庭芝随口反问了一句,又向洪起畏道:“今日所见,我会据实以报朝廷。”
“清者自清。”
是夜,有士卒赶到淮东帅府,禀道:“大帅,洪起畏连夜携着细软渡江,回了镇江府。”
苗再成便问道:“大帅,这是何意?”
“你疑他投敌,我便派人暗中跟着他,没发现他投敌。”
“可他万一携镇江府归降呢?”
“南岸之事你能管的了吗?”李庭芝闭上眼,叹道:“吾尽吾力,无愧于心便是。”
苗再成再一想也是无奈,若真杀了洪起畏,也没必要抵挡唐军了,还不如降了一起当反贼。
“大帅,那还去收复淮西吗?”
“去。”李庭芝道:“没有船只我们便走陆路。”
“可建康府在南岸,没有船只,我们连歇脚的地方都没有。”
李庭芝道:“现在出击只是没有歇脚之地。但若等到北兵增援,淮东只怕连可供防御的地方都没有。”
他目光中透出坚决之色,又道:“我已传书沿江制置使赵溍,请他派兵往北岸接应,齐攻庐州。”
苗再成道:“他能答应吗?”
“吾尽吾力……”
赵溍是大宋名将赵葵之子,哪怕当年收复三京之事功败垂成,赵葵还是大宋那时最拿得出手的将领之一,时人誉为“朝廷倚之,如长城之势”。
赵家四代将门,对大宋忠心耿耿。故而说,如今若还有谁人可以倚仗,赵溍算一个。
而且,李庭芝曾与赵溍的堂弟赵淮一起抗蒙,信得过赵淮的人品才干。
五日之后,赵淮的回信送到了扬州,说赵溍已同意出兵江北、抢回淮西,约定正月二十八前共击庐州。
李庭芝已准备就绪,当即便提兵出发。
宋军在春寒料峭之际离开杨州。
离开前,李庭芝登上城头,再次望了一眼长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