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谢丕脱口而出:“身前身后名。”
\n
月池抚掌:“那不就对了,太祖爷差有为之臣,著贤臣传,可都写得的古人。咱们今人中难道就没有贤臣吗?邸报上也该列几个榜样了。”
\n
谢丕应下了:“如此一来,有名为驱,也能稍补银钱的不足了。”
\n
月池又问道:“康海他们的戏本写得如何?”
\n
谢丕无奈道:“还在改,要达到老妪可解,可不容易。”
\n
月池失笑:“玉堂仙也该接接地气了,否则过惯了天上的日子,又怎么知道民间疾苦。既然关在屋里写不出来,就让他们出来走走吧。写不出戏本,写一点农书也好。”
\n
翰林学士在翰林院中熬上数十年,就能直入中枢机构,导致长于经义,却疏于实务,所以导致之前许多阁臣,面对难题,都提不出什么有效的见解。这股风气,早该杀杀。而对下面的百姓而言,也当进行必要的教化,提倡农技创新的出路,遏制士绅的斗富之风。
\n
谢丕见她事事都想到,亦生感佩之心。他道:“你也不必太发愁了,等到土豆丰收了,眼前的阻碍,不就迎刃而解了。”
\n
月池意有所指:“土豆要生两季,要保障它们能活,可要我们都把篱笆扎紧。”
\n
她眼见谢丕忧心忡忡,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行了,马上就过年了,等到了天气暖和了,我们就都好过了。走吧,喝点酒驱驱寒气,喝完了再想想,还能从哪里开源。”
\n
谢丕点头,两人在路上没走几步,就遭人拦了下来。佛保一脸菜色地望着月池:“可算是找到您了,您快跟奴才回去吧。”
\n
月池问道:“又怎么了?”
\n
佛保看着谢丕,支支吾吾不敢开口。这下酒也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