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由京都向外看,是生民复苏,欣欣向荣。可去了一趟双屿回来的严嵩,却是真个病了。他立在黄花梨的大案上,饱沾墨汁,在雪白的宣纸上上一挥而就。
\n
他写得是:“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n
他喃喃道:“王谢,王谢……都是鬼话,一千多年了,王谢的堂前燕,不还是好好地在那里吗!”
\n
第375章 惆怅东栏一株雪
\n
八个字,免征重税,全面开关。
\n
当听闻到严嵩的境况之后, 徐赞也是心惊不已。时至今日,他们早已知道,这倭患是军队放纵, 官员贪腐, 大族谋利三重作用下的结果,不是中央一句开关就能解决的。换而言之, 这境况已经糟得不能再糟了,那么严嵩究竟在双屿看到了什么,才能把他也闹病呢?
\n
他趁着夜色,来到了驿馆。严嵩不见旁人,可他还是要见的。
\n
徐赞一见严嵩, 就觉他面色蜡黄。他忙搀扶他坐下,问道:“何至于如此?”
\n
严嵩摇摇头, 在他手心写下了一个 “诈”字。
\n
徐赞会意,更是脑袋一蒙。他不由自主地想看向窗外,可头只是微微一斜,就硬生生扭了过来。
\n
他的声音都带着哽咽:“怎么就到了这个地步了。”
\n
严嵩的声音有气无力:“我真是来错了。原来想做一番功业,谁知却……”
\n
他直勾勾地盯着那首他写的 《乌衣巷》。
\n
徐赞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斟酌着语气道:“你新来此地,水土不服是常事, 也不要太过忧惧了。”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