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呢,
事关钱的事儿,这脑袋瓜能不转得快点嘛!”
听到何雨柱的话,厨师们才想起前些时候何大清说的续弦的事儿,都恍然的点了点头。
当郭友忠向栾学堂汇报这个想法的时候,
栾学堂也很高兴,
他今天之所以多发工资,就是因为最近物价涨得太厉害,他得笼络住丰泽园这些顶梁柱,
而何雨柱的办法可是帮他解决了大难题。
又想起何雨柱最近的表现,栾学堂觉得很有必要培养一下,
于是就笑着来到了厨房,
“何师傅,以后成了家,家里的关系可比现在要复杂得多,我看可以让柱子提前上灶,以后也好早点出师赚钱。”
说完他又看向郭友忠这个掌灶,
“当然,我也只是提个建议,郭师傅您才是掌灶,后厨的事儿还得您说了算。”
对于让何雨柱提前上灶这事儿,郭友忠并不反对,
一来他不想得罪栾学堂跟何大清两人;
二来,何雨柱不是他徒弟,提前上灶也不用他付出什么;
最后,何家是家传的手艺,
何雨柱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训练,基本功比一般学徒要扎实得多,早就够资格了,
之所以一直没上灶,
那是因为无规矩不成方圆,丰泽园的规矩摆在那儿,进门必须先干三年杂活儿再说。
可再大的规矩那也是人定的,
现在栾学堂这个掌柜的摆明了要培养何雨柱,规矩不规矩的,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我看可以,柱子现在的基本功可以上灶,
以后还得麻烦何师傅这个当爹的好好培养,争取给咱们丰泽园培养一个大厨出来。”
老何家几代都是大厨,对于自己的家传手艺,何大清极有信心,
“谢谢掌柜的、谢谢郭师傅、谢谢各位同僚,
你们放心,柱子是我儿子,我肯定不能让他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而何雨柱听栾学堂说让自己提前上灶,心里也很高兴,
心说不枉自己这么卖力的表现自己,
终于是有了回报。
很快,郭友忠安排大厨郑福祥带着王一军他们几个学徒一起去前门大街兑换大洋,
其他人继续忙工作。
而何雨柱也跟着何大清来到几口吊汤的大锅前,
“柱子,我从小就教你【唱戏的腔、厨子的汤】,菜好不好吃,全靠这口汤吊得好不好,
既然掌柜的和郭师傅允许你提前上灶,
那爹今儿就教你这最重要的吊汤。”
“爹,我知道,
正所谓【七分滋味靠高汤、三分颜色要保全,一盐二酱三调色,成败还得靠火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