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洗了手坐在桌边等郁知秋一块吃。
郁知秋笑笑,擦擦手坐到桌前:“吃吧,放开了吃,锅里还有,锅里的吃完了再包。”
“娘先吃。”刘三河个局促鬼,先给郁知秋夹了两个在碗里。
白胖的生煎包上沾着碧绿的葱花和黑芝麻,黑白分明,绿意清新,看着便令人食欲大开。
煎过的底部酥脆,内里被香浓的肉汁浸透,咬下一口,满口生香,嫩滑带汁的肉馅在口中打个转,还来不及细嚼便吞下肚。
刘二毛饿急了,他胃口好,一口一个,一锅生煎包没几下就被吃光了。
三个孩子都没吃饱,郁知秋自己也觉得还差一点,估摸着时间,锅里的一锅正好也差不多出锅。
四个人敞开肚皮吃,把第二锅吃掉一半才填饱肚子。
“二毛,三河,百灵,你们觉得味道咋样?都提提意见,咱再改进改进。”郁知秋问几个孩子。
刘二毛和刘三河兄弟俩吃得有些撑,都不敢坐,在院子里慢悠悠散步消食,刘百灵人小却知分寸,没吃过头。
“娘,我觉得很好吃,咱们卖这个准能挣到钱。”刘二毛回忆着生煎包的味道,他说不出个所以然,只知道好吃。
刘三河转了两圈道:“娘,我觉得可以弄点其他肉,生煎包虽然好吃,但只有猪肉,镇上有家卖肉包子的卖了几十年,他家的包子味道也不错。”
“可是你之前买过的那家?”郁知秋还有印象,刘百灵发热那次,刘三河买过一回肉包子。
那家包子的馅肉少菜多,并不算是真正的肉包子,可味道的确不错,是吃过能叫人记住的味道。
并且那家的包子个头大,一个能顶自家两个生煎包,短时间大伙吃新鲜或许还行,时间一长,生煎包的生意不好说。
万来镇只是个镇,不是府城更不是京城,比起精致这里的人更讲究实惠划算。
刘三河点点头:“正是那家,我听镇上的人说,他家开了快二十年了,镇上许多人家都是他家的老顾客。”
刘三河聪明,他说的话的确有道理,郁知秋的生煎包不过是讨了个巧,做包子有经验的人家,吃几回看一看就能琢磨出其中的关键。
她不怕被人模仿,但若是别人比着她做出更好的味道,岂不是会影响她的生意。
只是要用什么肉呢?
郁知秋低头思索,在脑海中一一列出能用的食材,牛肉难得,羊肉价贵,鸡肉又不合适。
哗啦,井边木盆里两条鱼儿一甩尾溅出点点水花,水声叮咚点亮郁知秋的眼睛。
她忽地笑开,答案近在眼前,可以用鱼肉做馅啊。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