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才半上午,市集还未散,李秀娥打算去买点菜秧,今年她太忙没时间育苗,菜园子里的菜还没着落。
郁知秋知道后,让李秀娥帮她也带一点,回头给她钱。
王氏以为郁知秋要直接回去,说两人一块回村,郁知秋摇摇头说她不回去。
不等王氏追问,郁知秋接着解释道:“我去给二毛他们兄妹寻个先生,天天忙着做生意,三个孩子去年认的字都快忘光了。”
“在镇上寻个先生,早上跟我一块来镇上,中午一块回去,不耽搁事。”
李秀娥注意到郁知说的是三个孩子,她心中一动:“百灵也一块学吗?”
郁知秋笑着点头:“一块学,没道理两个哥哥学,单把她撇下,读书可以明智,孩子多念书没坏处。”
王氏面露遗憾道:“可惜我家两孩子都大了,要是还小,我也送他们去认几个字。”
王氏的儿子胡大虎快满十六了,她女儿胡莺也十四了,两个孩子都到了成家的年纪,不适合再去念书。
“十几岁的年纪哪就大了,活到老学到了,有人到了四五十岁还学呢,只要有心,啥时候都不算晚。”郁知秋心里这般想,嘴里也是这般说。
王氏不是不心动,实在是她家中没甚么存银,在她看来,这些银子最好是给儿子做聘银,给女儿做嫁妆。
这两件事比识字更重要些,儿子女儿都这么大了,学也学不到多少东西,倒不如家中多存些钱,早些送孙子去上学,或许能学出点东西。
王氏这头歇了心思,李秀娥心里蠢蠢欲动起来,她家来宝就不说了,可春丫才几岁,有时间去学。
李秀娥把这事放在心里,想着等郁知秋请了先生,她问问要多少银子,再回家跟家里人商量商量。
若是银钱上合适,也送女儿去学几个字,能认几个字是孩子的底气,不好似她一般,斗大的字一个也不认得。
郁知秋跟李秀娥各有各的事,先不急着回家,王氏不想耽搁,她直接回家。
今年家里添了两头猪崽子,能吃得很,又养着二十来只鸡,几只鸭子,零零碎碎活不少。
春日地里的活多起来,家里的爷们只能顾上地里的事顾不上家里,再者大老爷们粗心,她还怕他们把猪崽子给喂瘦了。
婆婆毕竟是上了年纪,身体不比从前,做活做多了身子受不住。
女儿又是娇花一般的年纪,王氏舍不得女儿太辛苦。
姑娘家到了十三四岁,出门的机会便少了,要说亲要相看,再不能如从前那样,跟个男孩子似的满村野。
趁着出嫁前的两年,在家中养养晒黑的皮肤,做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