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来熟悉步骤,调整味道,叫客人买回去发现不好的地方,寻到摊子上来,损了自家摊子上的名声,生意如何做得下去。
不管做什么生意,都不能坏了口碑。
百味小摊回头客不少,有些人从她卖橡子凉粉一直吃到现在,这可是有钱也买不来的。
家里的猪长了个头,先前的吃食吃着不够,郁知秋盼着猪能多长些肉,舍不得让猪饿着,最近多添了半桶猪食。
喂猪、捡鸡蛋、扫院子,母子三人做完家中的杂事,郁知秋便领着两个孩子一条狗晃晃悠悠进山。
动物的感觉灵敏,有蛋黄在,若是他们周围出现别的人或动物,蛋黄能立刻提醒他们。
植物在时间的推动下变化异常明显,每一回来大北山,郁知秋的感觉都不一样。
不说一年四季有不同的美,便是只隔上半个月一个月,大北山的美也是不同的。
天气热起来,热气催动树木枝条生长,遮住炙热的阳光,留住清凉。
山里的野果子好些已经成熟,一路走来郁知秋发现了不少能吃的果子。
有的熟透掉落在地,更多的还带着青涩,再等一个多月便能吃了,郁知秋暗暗记下位置,算着时间过来摘果子。
绕着山里脚下的一条小路走半刻钟,拐个弯来到去年摘野菊花的地方。
眼神扫过眼前的绿色海洋,郁知秋不禁想起去年王氏带她们过来,头一次见到这片花海时的惊艳。
摊子上的生意好,这些野菊花今年她不准备摘,都留给王氏跟李秀娥,她们两家比她需要这些。
朝着进山的方向走了一段,郁知秋在路边发现一大片山莓,一大片大片的红色山莓,在绿意深深的山间格外显眼。
山莓三月便开始逐渐成熟,有些熟得早,又没人采摘,便烂在在了泥里。
郁知秋母子三人发现的这一片还挺新鲜,想是此处周边树高,挡了些阳光,所以熟得晚一点。
摘下几颗红的,分给刘三河跟刘百里两人,郁知秋自己也往嘴里塞了一颗。
唔……好甜,郁知秋愉快地眯起眼睛,口感真好,汁水饱满,甜滋滋的,比她预料的甜很多。
吃不到草莓,吃点山莓也挺好的,山里土生土长,纯天然没农药。
“娘,这东西还挺好吃的,我们把这里的都摘了,带回去给我大哥尝尝。”刘三河跟猴似的窜上坡,割下一片芭蕉叶。
只见他割下一半芭蕉叶,翻折一阵,芭蕉叶在他翻飞的手指下变成一个绿色筐子。
刘百灵惊喜瞪大眼睛,盯着刘三河手里的小筐道:“二哥,你是怎么做到的?好有意思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