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多挣些钱,咱们也送小宝去念几年书,小宝聪明,说不定能考个功名回来,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好事。”朱氏眼里含着期盼,只差明说她想去刘家干活,变着法的劝说方氏。
方氏皮笑肉不笑:“你跟你两个嫂子都是好的,你们谁能在外头找到活,干活的工钱由你们自己收着,我跟你爹不沾手。”
“你既然想送小宝去念书,你跟老三当父母的就多加把劲儿,好好给孩子挣家业,你别指望我们两个老的。”
“我和你爹老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以后的日子还得靠你们自己。”
方氏看得清楚,自家小孙子是有几分机灵,却是个坐不住的性子,念书不光靠聪明更重要是能静下来,小孙子不是那块料子。
他们普通乡下人家,能把孩子养大,给孩子成家已是费了老大的劲儿,没那么多家底,撑不起一个孩子长年累月的花钱念书。
再说了,考功名当官岂是那么容易的,多少读书人念几十年也没考出个名堂来。
她跟老头子就没这么想过,他俩只想一家人踏踏实实做事,踏踏实实过日子。
朱氏听婆婆把事情都推到她跟丈夫身上,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心里老不乐意。
她恨恨看了眼方氏,老不死的明明知道她说的意思,偏偏故意曲解她的意思,不接她的话茬。
上回碧烟的事过后,公婆生气她自作主张,过完年也不让她去镇上,非要她和孩子在家里待着。
这些日子她带着孩子在乡下住,吃得不好干得活还多,风吹日晒脸也糙手也糙,夜里还浑身疼,过得一点也不舒服。
她不想干农活,也不想天天跟家里的鸡和猪打交道,又脏又臭谁受得了啊。
她提过好几次想去镇上,丈夫都不同意,孩子他爹听公婆的话,她也没法子,只好耐着性子在家待着。
不能去隔壁镇跟孩子爹一块生活,她便琢磨着自己寻个活也行。
要是她能挣到钱,公婆肯定不好意思再让她去收拾鸡圈猪圈,还得处处捧着她。
不用干脏活,也不用看公婆的脸色,她自己手里有钱,不去孩子他爹那里也行。
等她成功到刘家摊子上干活,再利用关系跟刘家寡妇套套近乎,把手伸进刘家生意里也不是不可能,朱氏心里一片火热。
朱氏眼里闪着莫名的光,往方氏身旁走了两步:“娘,等会吃过午饭,我陪娘去刘家坐坐吧,回来这么些日子还没去他们家瞧瞧。”
“她家院墙修得高大宽厚,也不知道里头是什么模样,娘中午想吃什么,我这就去做。”
方氏剪断线,把线篓子重重一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