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沿海一带布置重兵。
然而这几年江西金声桓、广东李成栋、山西姜镶先后起义,清军又要进攻湖南、广东,还要平定各处叛乱,兵力不免捉襟见肘。
权衡利弊之下,清廷控制区中最多山,最少税赋的福建,兵力就不可避免地削弱了。
福建兵力的削弱,又让位于福建金门一带的郑成功找到机会,不断地打击福建清军。
鲁监国朝廷在四明山区的军事存在,还使得浙江清军难以南下支援福建清军。
为了破解这个恶性循环,浙江清军花费了近三年时间,终于在几个月前成功消灭了在四明山区中的抗清起义军,俘获并杀掉了鲁王朱以海派往四明山区主持大局的兵部右侍郎冯京第。
朱以海脸上难掩阴霾,缓缓道:
“根据情报,建奴在定关、台州集结了大批船只,应该是想要对咱们舟山群岛不利。”
“咱们得想个办法。”
经过一番商议,鲁监国朝廷做出决定。
朱以海亲自率领督师张明振等部作为北路水师,迎战满清吴淞方向的水师。
张煌言则统领南路水师,迎战台州方向的清军水师。
两路取胜之后在吴淞口会合,寻机溯流而上进攻南京。
为了防止老巢舟山被端,朱以海特地留下了擅长水战的荡胡侯阮进等人驻守。
朱以海信心十足地开口道:
“如此一来,建奴想要围攻舟山却只能无功而返,而我军南北两路却可直扑南京。”
“若能做到出其不意收复南京,则江南光复在望了!”
看到这里,贞观世界之中,李世民不由皱眉。
“这个朱以海,怎么会布置出这样的战略?”
李治赶忙询问道:
“父皇,这战略有什么问题吗?”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靖,李靖非常自觉地开口道:
“朱以海的这个战略布置,属于‘数倍而攻之’的战略。”
“但江南方面明显清军才是势大一方,朱以海作为势弱一方却主动分兵,老臣觉得实在是太过盲目自信了。”
古往今来,兵力更少实力更弱的一方正确的取胜姿势应该是“集中兵力击破敌军一路”,哪里有主动分兵的道理?
李治想了想,道:
“或许鲁监国水师的力量更强?毕竟他能长期扼守舟山群岛。”
李世民摇了摇头,缓缓道:
“海上战斗力更强,就应该在海上寻求决战,才能扬长避短。”
“朱以海居然想着逆流而上去进攻陆地大城南京……总之,朕很不看好他的这种行为。”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八月二十日,清军陈锦、田雄、张杰等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