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也定然不会同意。
\n
徐云能够接受的底线,是欧洲大型经销商现有铺货能力的15%。
\n
如果能达到15%,那么徐云就愿意牺牲一点产品的普及速度,去与国资经销商一起扩大在欧洲化工领域的影响力,也算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出把力。
\n
但如果连这个比例都达不到……说实话这就没什么可谈的意义了。
\n
视线回归现实。
\n
在得到徐云的回答后,潘院士沉吟了一会儿,作为非医药行业的相关人士,他此时倒是可以给出一些比较公正的点评:
\n
“小徐,目前国资经销商在欧美市场的规模相对有限,这点你要有个心理准备。”
\n
“毕竟如今很多西药的专利都在欧美药企手中,我去年参加科院常务会议的时候听过这方面的汇报,咱们目前出口的药物大类只有胰岛素、眼药水和麻醉药物几种,另外就是一些中端的医疗耗材。”
\n
“所以你想要的国资经销商……说实话可选项其实也不多。”
\n
说着,潘院士掰持着手指列了起来:
\n
“第一的肯定就是国医集团的欧洲分销公司了,然后是扬子江药业、广药、恒瑞、复星,另外我记得正大天晴在欧洲的体量也不错,差不多就这些了……”
\n
徐云拿着笔将潘院士所说的这些公司名字记了下来,随后过眼一遍,将扬子江药业和复星两个选项从中间部位划了道横,将二者排除在了外头。
\n
潘院士见状眨了眨眼,有些好奇的问道:
\n
“小徐,你怎么把这俩删了?”
\n
徐云抬头看了看自己的老师,拿笔在二者上圈了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