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诸侯想的都是称霸,一问就是富国强兵之道,推行仁政这种事,没人关注。
老师的理想注定不能成行。
孔子重重咳了两声,子思眼中有些担忧。
“为师本已经绝望,准备就在鲁国中,了此残生,但最近为师却看到了希望!
为师看到了能够救天下乱象之人。
为师看到了昊天已经降下圣王,让他来挽救这个吃人的世道。”
孔子的眼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明亮光彩。
屋中的一众儒门子弟却皆是一惊,尤其是子思、子贡这几个最杰出的弟子,更是震惊莫名!
在道家老子西出函谷,不知所踪后,天下圣人首推他们的老师。
这可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赞叹。
阴阳家能改变天时,影响一场战争的胜负,难道儒家就没有这种手段吗?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他们的老师已经到达了儒门心境修行的最高境界,不逾矩。
儒门圣人能观法上古先王,明晰治政得失,人心长短,辅佐君王能使国安,不在于一时,而在于长久。
在儒家中,有“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的言语,这实际上说的就是孔子这样的圣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