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身边坐下一个人,她还以为是陈碧渠,一睁眼竟然是脱了围裙的女店长。
“宁老师,”店长笑道,举起手里的相机,“能跟您合张影吗?”
宁昭同反应过来,坐起来,也笑:“好啊,在哪里拍?”
两个女人走到水边,陈碧渠接过相机,结果闪光灯晃得两人直眯眼不说,效果让店主看了都想报警。没办法,最后店主选择牺牲画质求效果,掏出手机含泪请他继续拍。
对上夫人调笑的眼神,陈碧渠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抬起镜头。手机相机的算法拯救了他的技术,最后成果挺有拍立得的味道,店主连声道谢,说给他们免单。
结果身后员工探头,小声说:“已经付过了。”
店主一愣,请他们稍稍坐一会儿,而后去端了一些小吃过来。
两人倒没有不好意思,但刚吃完饭出来,确实也没有吃零食的胃口。看出这一点,店主没有劝,含笑跟宁昭同搭话,简单提到了自己的故事。
是一个在大理常见到平淡的故事:窒息的原生家庭,失败的爱情与青春,救赎,安宁,洱海的风。
店主没有做太多渲染,语调淡淡一掠而过,而讲述往昔的目的,是想引入她同这位贵客的交集:“我姓王,我有一个爸爸那边的姐姐,曾经当过您的学生,她叫王炎成。”
宁昭同一愣,而后恍然:“她现在过得怎么样?我很久没有跟她联系了,我记得她继续深造了。”
王炎成还真不是宁昭同的普通学生,那是自己唯一的硕士生,可惜自己没能送她毕业。
“她去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