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穆之虽然是陛下亲信,但经过孙珍覆灭之后,也未必会一门心思与我军为敌吧?”
李峻出言道。
“阿耶不如修书一封,许诺台城出降以后,他仍然可以担任本官,镇守南阳。并且以他为雍州刺史。”
南楚的雍州自然不是关中,而是治所在宛城的南阳郡。此前沈穆之就一直驻防在宛城,抵御关中和中原的北赵军。
但他的官职是南阳太守,镇西将军,却因为资历原因始终没加刺史。
反而是刺史一职是由一位桓家宗室,琅琊王桓璘担任。桓璘是老皇帝桓宣的侄子,所以这个任命实际上有制衡的意思在里面,而桓璘在任上是只管捞钱,毕竟建邺这边斗富的规模太凶了,不在外镇多捞点,等回了建邺可就没机会了。
实心用事的沈穆之自然是跟他的名义上这位上司矛盾重重,这些甚至是不需要特意调查就能得到的情报。
刘绛以前觉得李家这些人里,李如愿和李煦的是最有智慧的,现在看来这个干二哥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姓李,还排行第二,这种人物应该会很猛吧?
哎,不对啊?这剧本怎么有一点眼熟呢,把老大留家里看家,带着老二一起清君侧...这很靖难。
但刘绛又马上意识到,李如愿本事不说,但这个大义上的名分是远不如朱棣皇族身份来的硬。
所以赢下了建邺这场乱局之后,如何治理江东,掌控朝堂,削平外镇群雄才是真正的考验。
这就是李氏清君侧,和朱氏靖难的差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