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个大概,但财政赤字和赤字率这个问题上能懂的没有几个了。
尤其是知道可以知道利用赤字率进行横向对比的,这就更离谱了。
现在的人知道横向对比吗?那肯定是知道的,百姓们在聊天的时候就会,诸如前段时间百姓们议论的承建官道的工钱和今天官员们禀报的集体工坊的待遇。
各个布政司、州府的经济状况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一两银子在江苏和在云南的购买力差别很大的,那你还能要求工钱一样吗?
如果想两者的购买力差不多,那么两者之间的工钱差距是多少,就可以通过今天讲的计算个大概。
历史上,毕自严是大明崇祯朝最为重要的财政官员之一,在明朝财政濒临崩溃的艰难时期竭力维持国家运转。
通过一百二十卷的《度支奏议》梳理明朝财政漏洞,想要从根本制度上进行改革,但是大明不仅仅是财政上的问题,政权制度上也已经病入了膏肓了。
既得利益的宗室、官僚集团强烈反对,以至于在财政即将崩盘的时候加征三饷和追缴欠税,勉强维持辽东战事和镇压起义的军费。
加三饷的后果就是李自成等流民起义爆发,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但如果没有加,大明财政或许在崇祯三、四年的时候就已经崩溃了,后果依旧是加速灭亡。
而且因为加三饷,百姓苦不堪言,称毕自严为剥皮尚书,成为了背黑锅的人。
他不知道在大灾之下加三饷的后果吗?自然是知道的,但没有办法,王朝能稳一天是一天。
但从种种政令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