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别的不说,粮食饥荒那些年,如果村里余粮不够,成分不好的拐顺家,肯定分到的粮最少,那更活不下去。
饥荒那些年,拐顺还小,不记事,但这些年他可记得真真的。
李拐顺,只有十六岁,妹妹十三岁,他们的母亲也不大,也就三十来岁。
苏李之间按资排辈,是很不好排的,都是根据之前老祖宗之间的关系,进行排辈的。
比如苏宇父亲如果叫李有才大哥,那苏宇就只能叫大伯,断然不能也跟着叫大哥。
时间长了,李家也跟着辈分走,也就是名字里带辈分,这才更容易区分。
苏李本就不是一脉,苏宇虽然对村里人颇为照顾,但也没有针对谁格外照顾,但就上学这一条,莫说三水湾,就是全公社都得感谢苏宇。
因为苏宇制定的规则,小学初中全免费,义务教育,也就是国家规定了的九年义务教育。
学杂费,校服,甚至口粮补助,苏宇都补贴给学生,就是确保你能学完九年义务教育,等学完了,成绩好,但家里没钱的,基金会继续资助,成绩不好的,那就没办法了,要么毕业回家种地,要么家里供养,继续读高中。
只此一条,不知道有多少家庭把苏宇的画像贴墙上,天天上香祈祷。
学杂费,校服,口粮贴补,这三张是苏宇和公社共同承担的,因为是民办学校,挂靠在公社名字下运行,所以各自承担一半。
此举大公无私,苏宇走到哪里,都有人喊他一声苏校长好。
这是什么?这就是口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