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回去了,剩下的全是怂蛋,听了苏宇描绘的场景,都选择了打地铺,不回去了。
苏宇等人在睡觉时,村里却在组织人手,连夜浇灌土地,用桶盛水,用舀子浇灌。
一桶水也就灌溉一两米远,但人多力量大,百十人一个队,轮流倒腾,这一百人累了,换下一批,如此往复。
折腾了一夜,竟然浇灌了四十亩地,三水湾村,三百人的村子,差不多五百多亩地,如果一夜四十亩,差不多需要十四个夜晚才能灌溉完啦。
但老百姓怎么可能怕热就夜里干,白天不干?所以他们白天更是全员总动员,硬是把需要半个月才能搞完的工作量,仅仅一周,就全部搞定了。
不是不能再快点,而是水井里的水,不够用,只能维持这个速度。
三水湾如此大动作,当然瞒不过马家湾村了,所以第二天马家湾就知道了。
他们没有苏宇,无法直接从钢铁厂定制手压式水井,只好求助公社。
第一时间申请了水井,但干旱时期,水井都是用来救济的,怎么可能给你用来灌溉土地?人命重要还是土地?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想通过压水井灌溉土地,那时间尚早,要先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所以这个请求,注定会被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