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群人闲得没事儿干,才背后说人,管他们说什么呢?反正又沾不到身上。咱们拿到手的好处,才是真的。”
\n
十一太爷怒气稍减,缓缓道:“是这个道理。”
\n
那八两银子的聘礼,十一太爷独得三两,六叔公和九叔公各得二两,薛老四也得了一两。这样的横财,十年难遇一次,实在是舍不得丢弃。
\n
“话都是人说出来的,十一叔觉得难听,咱们也去外面说。就说实在是不知道大郎给女儿订亲了。谁家丈人去世,姑爷都不出面的?咱们把大郎的闺女许给孙麻子,也不是为了赚她聘礼,是觉得孙麻子有钱。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咱们是想让她过得好,才同意了这门亲事。”六叔公继续提议。
\n
十一太爷听得直点头,连声道:“不错不错。老六说的极是。咱们不就是这么想的吗?心疼她小小年纪,没了爹,看不得她吃苦。”
\n
果然还是老六会说话。
\n
“对,是大郎的闺女不识好人心,辜负大家的一片心意。”
\n
两人越说越痛心,仿佛真相本就是这样。
\n
……
\n
薛家人口径一致,声称先前并不知道薛大郎给女儿订的亲事。之所以同意和孙麻子的亲事,也是为了薛灵栀的将来考虑。
\n
反正不管别人信不信,薛家对外俱是一样的说辞。
\n
薛文定“六七”当日,十一太爷特意在自家门口洒酒遥祭,呼唤“大郎”。
\n
这一举动,引得不少村民围观。
\n
十一太爷毫不在意众人的目光,对着半空诉道:“大郎,咱们实在是不知道你给闺女许过亲了,才会给她另找人家,想着孙家殷实,嫁过去不至于缺衣少穿。不过既然你生前早有主张,那就按你意思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