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于是她偶尔去菡萏院给母亲请安的时候,遇上晏玥翎了,都会明里暗里地攻心几句“母凭子贵”“若为母失德,子亦蒙羞”,规训几句“心诚则可求明途”。
\n
总之,晏家陷入一种岁月静好的平和。
\n
唯一的变数,是李执。
\n
“小姐,襄王殿下来了。”木樨轻唤了一声。
\n
晏琤琤闻声抬眸收了书,起身同木樨去小书房。
\n
李执这人。
\n
她越发猜不透了。
\n
哥哥将父亲的托请贴正式送过去后,他应允了。母亲周氏心细些,怕外头人乱点鸳鸯谱,将此事传开,宫里也没有异议。
\n
大越民风开放,这算不得是什么稀奇事儿。
\n
但拜师宴,李执以“不易铺张浪费”为由浇灭了祖母想要大办的心思。
\n
只让晏琤琤简单地行了弟子礼,呈上一杯温茶,他接过后,就算礼成。
\n
没人有异议。
\n
襄王殿下本就是光风霁月之人,不在乎这繁文缛节。
\n
可他图什么呢?
\n
那日愿与他同行去踏春是想顺着他意思来,讨好关系。可如今想来,李执许是为了替李珏做事。
\n
但又莫名感觉他与李珏似不太对付。
\n
总之,晏琤琤热络的心也冷却下去。
\n
她瞥向跪坐在屏风另一边的李执,依旧如前世那样,温润谦谦君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