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生活方式和农耕民族的不同,使得他们就算学习了唐朝的文化制度,所构建的政治生态也和唐朝有所区别。
其中最有特色的一个,叫做四时捺钵,也叫做春水秋山。
意思是他们虽然有首都这种存在,他们的皇帝却不是住在首都固定的宫殿里,而是可汗的行帐中。
春天在水边,秋季在山边。一年四季,辽国皇帝都忙着四处巡游和从事渔猎活动,朝中官员也就跟着皇帝四处奔走。
他们在捺钵中与北、南面大臣会议国事,捺钵也就取代首都,成为了政治活动的中心。辽国统治者也就借此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弥合南北官员地域和民族上的不同与矛盾。
正是借助这种特殊的体制,使得混合政权打破了游牧政权不超过三代的惯例,继而开创了草原民族长时间统治的先河。】!
第134章
除了一些负责过辽国相关事务的官员对此冷静以待外,不少对于辽的印象只停留在刻板单一的北敌的大臣,都忍不住跟着后世人的叙述竖起了耳朵。
“原来那辽国的皇帝竟然不是一直居住在他们辽国的首都之中的?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这样四处巡游,难道不会又对皇帝的人身安全造成危险,又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吗?”
就有第一次听闻的官员不赞同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果不是辽国给他们留下的不可战胜的心理阴影过大,或许一句终究不是中原之国的轻蔑就要脱口而出。
“当然消耗大量人力物力。”
听见他这番话,就有对辽国了解更为深入的官员接上了话头。对上甚至包括上首皇帝在内,很多双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