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真的不给殿下去信?”
\n
面对郭孝恪第三次的询问,侯君集摇摇头,“没有必要,就算去信殿下又能如何?”
\n
不等郭孝恪回答,侯君集迅速道:“张武安守御原州,除非是突厥大败,否则绝不可能出兵。”
\n
“某是指张仲坚那厮……”
\n
“更不可能。”侯君集再次摇头,“张仲坚乃是魏嗣王亲信……”
\n
顿了顿,侯君集补充道:“不是谁都如魏嗣王那般,如今已然开战,军心一乱,大败之下,你我也难以幸免。”
\n
郭孝恪的心思,侯君集心里一清二楚,这货是想仿造当年李怀仁夺军,抢了灵州军的指挥权……张仲坚无能无谋无胆,灵州军危在旦夕,如果有李世民的支持,秦王一脉抢占指挥权,并非不可能。
\n
但侯君集不肯,也不敢,玩这种手段也不能在这时候,一个不好就要全军覆没。
\n
更何况,一方面,侯君集很清楚,郭孝恪的愤怒不在于张仲坚的引军后撤,而是导致了郭孝恪收敛的大量珍宝财物遗失在了灵武县。
\n
另一方面,作为历史上在贞观年间大放异彩的名将,侯君集在短暂的愤怒之后,敏锐的察觉到张仲坚在鸣沙驻军的种种优势。
\n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血战
\n
九月二十日,突厥攻打鸣沙大营的第三日。
\n
极为疲惫的刘仁轨靠在箭楼的木柱子上歇息,一旁的士卒正在替其裹伤,刚才那次交锋,刘仁轨险些被一柄长刀从后脑勺砍下去,好悬身侧同僚一脚将其踹出去,但背脊也被拉出了一道长长的口子。
\n
三日鏖战,虽然突厥人的攻击力度一日比一日弱,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