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这段时间,草原部落抽调兵力南下劫掠,储蓄过冬,而且那时候北地正好是农收季节。
\n
大唐建国之后,突厥十月出兵或者十月还在大战,只有一次,处罗可汗出兵河东,当时梁师都被延州的平原郡公段德操屡屡击败,不得已求援,不过那一次刚刚出兵,处罗可汗突然暴毙军中。
\n
即使是去年的泾州大战,李善也是九月下旬破敌,突厥第二日就迅速北撤回了草原。
\n
不过,李善并不抱什么指望,这次突厥的南侵为的不是粮草、财物、人口,而是带着非常明确的政治目的的,一定要逼得大唐低头,逼得李渊低头。
\n
只要能逼得大唐低头求和,突厥才能在数年数败之后重振声威,统治草原各部。
\n
一直到这个时候,虽然朝中担忧的是丢掉了代地的河东,但李善还是更担忧陇右道,自从仁智宫事件后,李渊有着极为强烈的不安全感,一方面将嫡系的李药师调入关内道,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上番府兵的数量。
\n
上番府兵,按道理来说各地的折冲府轮番执勤拱卫长安,数量在一万到两万之间,但兵力是分散在庞大的京兆府内的,需要屯兵华洲为潼关后盾,需要分兵扼守子午谷、金牛道、骆谷关、蓝田关各个关隘,所以真正在长安周边的也不过就万余。
\n
仁智宫事件之后,李渊从河北、陕东道调兵入关中,一部分补充延州道兵力,一部分补入了上番府兵,这使得拱卫长安的兵力将近两万。
\n
不过任国公刘弘基已经领八千兵力渡过龙门支援并州了,现在长安边只有近万兵力了。
\n
李善不担心灵州战事,张仲坚当能坚守,就算溃败,突厥也很难攻破原州,他担心河东战事不会太快平息,一旦有什么闪失,朝中肯定要从就近从关内道再次调兵,那样一来,一旦陇右道有变,陇州总管李孟尝能不能撑得住就是个大问题了,搞不好突厥会真的和历史中一样,饮马渭河。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